簡介:一今年的五一,選擇不出門。既然窩在家里,那肯定還是要看些片。上來先踩了個雷:《回廊亭》。這部電影完美詮釋了一個本來還挺好的原著,一些好歹還行的運鏡和光影,一幫演技也算在線的演員,是怎么湊在一起組合成一部慘不忍睹的電影的——我是踩橢圓...

今年的五一,選擇不出門。

既然窩在家里,那肯定還是要看些片。

上來先踩了個雷:《回廊亭》。這部電影完美詮釋了一個本來還挺好的原著,一些好歹還行的運鏡和光影,一幫演技也算在線的演員,是怎么湊在一起組合成一部慘不忍睹的電影的——我是踩橢圓機鍛煉的時候順帶看的,但看完還是覺得完全浪費了時間。

但很快老天就補償了我:讓我看到了《漫長的季節》。

先是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推薦,第一晚和老婆看了兩集,第二晚《繼承之戰》第四季第六集更新了,卻硬是放著沒看,又追了兩集。

第三天的時候,發現在刷社交媒體的時候已經陸陸續續會刷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劇透了,有些劇透甚至完全猝不及防。于是知道不能再等了,第四天吃完午飯,拉著老婆在沙發上一起看到吃晚飯,終于把這部劇剩下的全刷完了。

刷完以后的第一個感受,居然是有點自豪:

我們中國現在也可以拍出這樣有質感的劇了,哪怕放到網飛上給全世界看,也一點都不丟份。

看了下豆瓣,9.4分(一度9.5分)。

應該是有一些剛看完上頭的情緒在,但這部劇9分以上,我覺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本來這周五想聊一堆最近看的劇,但立刻決定,通篇只聊這一部。

(注:接下來會有大量劇透,介意者請回避)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漫長的季節》

照例,先說下總體感受。

從體量上看,這部劇一共12集,差不多一個小時一集,不長不短,我覺得剛剛好。

有別于以前動輒40集朝上的國產劇,或者一年一季的傳統美劇,12集是一個我很喜歡的體量,就像一瓶330ML的啤酒,可莊可諧,能放能收,分寸適中,進退自如。

只是在看完前兩集的時候,忽然有點不想看下去了——絕對不是因為不好看。

這時候刷朋友圈,正好刷到一個朋友發的一條狀態:

“看了兩集,想棄劇。不是不好看,是怕陷入一場顯而易見的深重悲劇無法自拔?!?/p>

和我的想法一模一樣。

盡管導演辛爽為這部劇加入了不少笑料——這些笑料一點都不尬,都非常自然且好笑——整個畫面色彩也偏向明亮和飽滿,但只要你稍微認真體會一下,就不難感受到:

在喜慶祥和的燈光映照下,一幕悲劇正在徐徐拉開帷幕。

這種感覺是很折磨人的:知道下面的故事會更吸引人,但卻又害怕太悲傷而不敢看下去。

那是一種當初看《地久天長》時的感受:胸很悶,但卻依舊忍不住要看下去。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很推薦的一部電影,王景春在這部電影里一戰封神。圖源《地久天長》

平心而論,這部劇的節奏是略偏慢的(這點也很像《地久天長》)。這樣的節奏放到如今尤其是短視頻充斥大小屏幕的時代,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換其他的劇,我可能早就1.5倍速了。

但這次卻沒有,而是跟著導演的節奏,完全沉浸了進去。當然,這和導演和編劇的敘事技巧,演員的表演功力,細節的把握,BGM的選擇,彩蛋的設置等等完全有關系。

說個小插曲:第12集的結尾,當看到鐵道邊的老年王響對火車駕駛室里的中年王響大喊“別回頭,向前看”的時候,我對老婆說:

“如果在第一集開頭中年王響出場時,加一個他探出窗回頭看到一個人影向他喊話的鏡頭,這部劇就秒變一部閉環的科幻劇了?!?/p>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之所以開這個玩笑,也是想驅散一下當時心中的悶結之情:

盡管最后一集看得出導演無論是否出于本意而希望觀眾能夠樂觀地向前看,但總體來說,《漫長的季節》是一部套著喜劇外殼的悲劇。

這不僅僅是因為里面那些消逝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庭,還因為扣住了一個時代背景。

我之前沒有了解過任何劇情背景,但看到第一集劇組名單的“文學策劃”一欄寫的是“班宇”的名字,就知道這部劇大概是什么時代背景了。

看過《冬泳》這本短篇小說集的人都應該知道作者班宇,也都熟悉他筆下描繪的那個上世紀90年代末的東北。

果然,從第一集王響拉響火車汽笛開始,一幕鮮活的東北生活畫卷就已經鋪開了——那是一段可能給整整一代東北人都留下深刻記憶的生活。

沒看多久,我就立刻聯想到了兩部電影:《鋼的琴》和《暴雪將至》。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鋼的琴》

看過這兩部電影的都知道,它們和《漫長的季節》記錄的都是同一個時代,有太多相同的元素:90年代末,東北鋼廠,由盛轉衰,下崗潮,一個個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

在這兩部電影里,《暴雪將至》與《漫長的季節》相似點更多一些:都有殺人案,都有廠保衛科參與,都是看上去毫無頭緒的懸案……

還有一個相同點是:都是以一起兇殺案為由頭,但其實讓觀眾們感受到的都是那段特殊歷史時期東北基層老百姓的那種五味雜陳的心情,還有生活。

所不同的是,《暴雪將至》全片采用的是灰暗色調,而《漫長的季節》用的全是明亮飽滿的暖黃色調。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暴雪將至》

從個人感受來說,我其實更被《暴雪將至》的那種色調所震撼,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壓抑、悲傷乃至絕望。但我也完全理解《漫長的季節》的選擇,正如導演辛爽所言:“東北人一直是非常樂觀開朗的?!?/p>

所以我也能理解:即便日子是清苦的,但言語還是調侃的,即便季節是秋天的,但色調還是暖黃的。

我看到有一條評論,大致意思是這部劇可能東北人或大廠子弟才會更有共鳴,但我想說可能不是這樣的:我是地道的南方人,也不在廠區長大,但我完全能共情。

這不僅僅是因為我以前經常去東北,且有一群東北的記者好朋友——盡管很多人都早已不干媒體這一行,但大家友誼都已經維持了二十年——更因為東北的那段時期雖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卻也是整個中國在經濟轉型陣痛期的一個縮影。

我們后人看史,往往會看大時代的滾滾向前,卻容易忽視時代落到一個平凡人身上的一粒沙,像山一樣的沙。更何況,《漫長的季節》里是真的有“山”的——由一場碎尸案引發的一系列案件。

這部劇的第十一集很多人都高呼“封神”。其實就大部分劇情而言,我并不覺得有超出其他劇集的亮點,但最后王響、龔彪和馬隊在KTV房間里渾然一體又各管各的舞蹈,確實可列入中國電視劇的名場面了。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圖源《漫長的季節》

但那其實也是讓人眼眶濕潤的一幕:

三個飽受生活無情打擊和折磨的東北中老年男人,卻依舊在用自己的方式,熱愛著生活。

如果沒有這個時代背景,這部劇可能真的會魅力打折。

忍不住想說說幾位演員。

這部劇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忽然又莫名其妙想起了《大明王朝1566》——兩部劇其實在情節方面沒有任何相似之處,連時空系統都不一樣,卻有一點很像:

你很難找出哪怕一個不稱職的演員。

先說范偉。我一直覺得范偉的演技是屬于頂流的那種,但最早其實我最多只看過《馬大帥》的片段,對《賣拐》中他的表演印象也不是很深。

讓我對范偉演技驚艷的其實是兩部很多人未必看得上的商業娛樂片。

一部是《私人訂制》,范偉在里面飾演一個想過把國家領導人癮的小車司機,對那種“局里局氣”的拿捏堪稱絕妙,導致這些年我至少回看過10遍《私人訂制》——但都只看他演的那段。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圖源《私人定制》

另一部是《絕世高手》,范偉在里面其實演的是一個近乎無厘頭的搞笑世外高人,但一舉手一投足,收放自如,該裝裝,該笑笑,就好比頂級大廚被要求做一盤番茄炒蛋,一樣能做得與眾不同。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圖源《絕世高手》

至于范偉在《漫長的季節》中的表現,想必不用多說什么了——我個人覺得已經可以成為他到目前為止的個人職業生涯代表作了。王響中年時的倔強,自豪,軸,老年時的堅強,堅忍,善,被他幾乎完美演繹。尤其是老年時那種身體姿態、面部表情和眼神,真讓人恍然覺得他乘坐了時光機器,真的已經到了老年狀態(據說他的這個老年妝至少要化4個小時,所以每天清晨5點就起床了)。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圖源《漫長的季節》

再來說說秦昊。

秦昊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這部劇里,我個人覺得年輕時的“龔彪”遠比中年發福的那個狀態要自然得多。事實上,秦昊為這個中年角色付出了很多,包括據說增肥20斤。他演的中年龔彪其實方方面面也還算到位的:嘴碎,人虎,內心善良,但總覺得有那么一點點的尬。仔細想來,可能還是因為和《隱秘的角落》里的那個秦昊反差太大,觀眾對一個塑造得很好的角色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印象,這也可能是“甜蜜的煩惱”吧。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第一集秦昊被坑買了的“浸水車”,第十一集也做出了一個呼應。像這樣的前后呼應和“埋包袱”,這部劇里比比皆是。圖源《漫長的季節》

其實龔宇這個角色的故事我覺得在這部劇里特別豐滿且出彩,秦昊總體還是把握到位了,最后飛入河前那個傻呵呵的咧嘴笑,讓人過目不忘。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圖源《漫長的季節》

扮演馬隊的陳明昊絕對是個意外之喜——我以前不太了解他。這位某些角度酷似李亞鵬的演員在這部劇中的表現,有些方面甚至不輸范偉。

說實話,中年時那個冷酷但又內心保留一處柔軟的馬隊,其實你讓段奕宏、王千源這些演員來演,也能演得不錯,但老年時跳拉丁的那個“老馬”,能被陳明昊表現得如此之好,絕對是實力體現了——更不要說腦梗后的那段表演了。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圖源《漫長的季節》

這部劇里還有一個隱藏的“高手”,那就是演羅美素的林曉杰。

當時看她表演的時候就覺得這個演員真不簡單。有段給兒子王陽夾菜的戲,第一筷子掉了根菜在桌子上,美素立刻放到自己的碗里,給王陽又夾了一筷子——這是每一個當媽媽的人都會下意識做出的動作。當時我就立刻對老婆說:“這一出應該不是設計好的,就是即興發揮”。

后來一查履歷,嚯,這位黑龍江出生的女演員很早就移民了澳大利亞,經常在澳劇甚至美劇中擔綱角色,難怪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美素最后懸梁自盡前招待眾人吃“豆腐飯”的那段表演,現在回想起來還是不勝唏噓。

限于篇幅,其他的演員就不展開講了。女主李庚希的表演我個人是很喜歡的,那種倔強但又略顯稚嫩的眼神把握得非常到位;在《隱秘的角落》中就有出色發揮的劉琳(扮演巧云)依舊穩定輸出,辛爽甚至為她設計了一系列的呼應“彩蛋”;扮演傅衛軍的蔣奇明已經擁有諸多粉絲了,也不用我多說了。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在《漫長的季節》里追求巧云的吳老師扮演者,在《隱秘的角落》里恰恰是她的情人。圖源《隱秘的角落》

哪怕戲份再少一級的配角,你只要報出角色名字,眼前就立刻能浮現出一個鮮活形象,這和這些演員的表演功力是分不開的:讓人又恨又唏噓的邢建春(楊一威扮演),讓人咬牙切齒的沈棟梁(侯巖松扮演),讓人一聲嘆息的黃麗茹(王佳佳扮演),內心未必有表面那么壞的老葛(陳璽旭扮演),讓人想起三井壽的隋東(王嘯宇扮演)……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邢三被發現是尿毒癥的那一幕,也引人無限唏噓。圖源《漫長的季節》

《漫長的季節》當然有一個好導演和一個好劇本,但如果沒有群星璀璨的這批演員,絕不可能成為一部神劇的。

最后想說一點感慨。

曾經和老婆探討過一個問題:為什么美劇里那么多哪怕跑龍套的角色,都能讓人印象深刻?

直接答案是顯然的: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和電影工業強國,他們有大量優秀的演員。而延伸出的一個答案是:就因為優秀的演員太多了,所以競爭變得尤其激烈乃至殘酷,以至于一個小小的跑龍套角色都會引來諸多競爭,讓導演能有充分空間和余地來篩選出一個高手。

這就好比,被英超挑完之后的英冠甚至英甲球隊來打中超一樣可以橫過來走,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有好演員嗎?當然有。但過去長期以來必須要承認的一件事是:好演員不多——至少能進入我們觀眾視線的不多。所以大家看來看去,也就這么幾個角兒,那么幾個腕兒。

這背后的原因當然有很多,有臺面上的有臺面下的,但至少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當競爭不夠充分的時候,你就很難看到一個百花齊放的市場,甚至還會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景象,比如明明演技平平,卻被莫名追捧乃至出現驚天報酬。

但如今,我覺得這種局面正在慢慢改變,真正好看的國產電影和國產劇正在越來越多——有的不止是“好看”了,是“驚艷”。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隱秘的角落》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我們可能之前并不熟悉或了解的導演、編劇和大量的優秀演員開始浮出水面。我們很欣喜地看到,搞音樂的辛爽展現了他過人的導演天賦并且已完全奠定了行業地位;曾經只能演配角的陳明昊今后肯定會被觀眾熱情稱呼為“馬隊”;一度發微博想找工作兼職的蔣明奇估計接下來的片約會接到手軟……

如何評價國產劇《漫長的季節》?

圖源《漫長的季節》

這是很好的事情。當這批新冒出來的實力派演員積累到了一定數量,就一定會形成良性競爭:一開始肯定是同級別橫向的,然后就會慢慢開始縱向向上競爭——他們會讓一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大腕”開始不敢大意,開始降低身價,開始加倍努力。大腕們會認識到中國影視市場原來缺了誰都轉,自己只要稍有怠慢,后面有成百上千可以替代自己位置的人……

《漫長的季節》不是沒有不足和缺憾,但它已足以讓很多人再一次看到希望:如果給予充分的空間和土壤,中國的影視劇制作肯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在第十二集,王響的兒子王陽補全了那首題目為《慢慢的》的詩,最后有這么兩句:

“整個季節將它結成了琥珀,塊狀的流淌,具體的光芒?!?/p>

是的,《漫長的季節》向觀眾呈現的就是封存那段時光的一塊琥珀,渾濁又透亮,黯淡卻閃光。

而這部劇本身也是一塊琥珀,凝結了歷史,折射了未來。

加油吧!國產??!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晚上一个人睡不着偷偷看b站苹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