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3月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就房地產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建言獻策,他們的獻言多圍繞“資金”展開,如58同城CEO姚勁波提議適當放寬預售房款監管資金的提取條件和流程,禹洲集團創始人林龍安建議將自身經營較好、債務結構合理的優質民企列入可...

3月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就房地產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建言獻策,他們的獻言多圍繞“資金”展開,如58同城CEO姚勁波提議適當放寬預售房款監管資金的提取條件和流程,禹洲集團創始人林龍安建議將自身經營較好、債務結構合理的優質民企列入可增信名單,打通資金流循環鏈條。

債務壓力之下,房企資金命門被扼緊,流動性趨緊成了行業現狀。

過去一年,所有開發商都在努力確?,F金流安全,加速銷售去化及回款。一個現象是,盡管監管部門已出臺多輪政策保障房企融資,但截至目前獲得融資支持的房企數量依然有限。

第三方咨詢機構克而瑞在一份研報中指出,2022年房地產全年新增融資總額為7750億元,僅為2021年全年融資總量的58%,同比減少42%,全年融資總額自2016年以來首次跌落1萬億元以下。

當行業規模收縮影響自身“造血”功能,融資渠道收緊導致外部“輸血”不暢的背景下,房企的資金安全性究竟如何?

一、近七成房企融資成本下降

由于行業頻繁出現違約爆雷事件,2022年活躍在資本市場的房企數量明顯減少。億翰智庫研究總監于小雨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部分房企未能完成發債,加上外部融資環境一般,有些房企融資成本上升,導致行業整體對融資狀況的信息披露意愿不強。

根據億翰智庫統計數據,2022年,25家樣本房企的平均融資成本約為5.14%,較2021年的5.25%下降0.11個百分點;其中有14家企業的融資成本低于平均水平,另有11家超過平均值,國企、央企優勢明顯。

房企求生:融資成本下降的背后

具體來看,融資成本在4%以下的企業有6家,由低到高分別為中海(3.57%)、華潤(3.75%)、招商(3.89%)、金茂(3.9%)、保利(3.92%)、大悅城(3.97%),皆為國企、央企;處在4%~5%區間的有7家,其中萬科4.06%、龍湖4.1%、越秀為4.16%;信達地產、遠洋、華發三家則在5%~6%之間;雅居樂、金輝、寶龍、合生創展等7家在6%~7%;正榮、建業則超出7%,分別為7.1%、7.8%。

上述房企中有17家融資成本較2021年下降,占比68%,其中朗詩同比降幅最高,為0.8個百分點,招商蛇口下降了0.59個百分點,保利為0.54個百分點,美的置業與綠城下降了0.2個百分點;另有8家出現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中駿同比增幅最高,為0.5個百分點,正榮0.3個百分點,遠洋及合生創展為0.2個百分點,建業0.1個百分點。

克而瑞研報指出,2022年房企新增融資成本為4.23%,較2021年的5.38%下降了1.15個百分點。導致這一變動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為境外融資規模大幅減少,融資成本較低的境內債權融資占比大幅提升;二是以保利、招商、華潤、中海、萬科等為代表的國企、央企以及優質民企的發債規模占比繼續提高,整體融資成本出現結構性下降。

于小雨稱,受客觀環境等因素影響,去年房企來自銀行貸款、公開發債等渠道的融資占比提高,海外債、信托、資管等融資減少,一些高成本的融資逐步被低成本的標準化的融資類型取代。

這一趨勢在今年仍將持續,多位房企高管在3月份召開的業績會上發表了相似言論,他們都說再融資要找便宜錢。例如越秀董事長林昭遠,他直言公司具備發債的能力,也有再融資的需要,但主要看成本,“哪里成本便宜去哪里,美元債太貴了,不是我的‘菜’”。

2022年,越秀在境內發行了合共98.4億元的公司債券,加權平均利率約3.11%,集團年內平均借貸利率為4.16%,同比下降10個基點。數日前,該公司還宣布了一項股權融資計劃,擬籌資約83.6億港元(扣除開支前)。

二、現金流堪憂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包括越秀在內,截至4月23日已有39家房企公布了股權融資計劃,其中招商、華發、保利、萬科、越秀的擬募資金額均超過了50億元。

大額募資背后是房企對資金的渴求,不過一個現實情況是,相較其它同行,上述房企的資金安全度明顯更高,這也為它們大額募資提供了底氣。

數據顯示,2022年,25家典型房企合計擁有貨幣資金(不包括受限資金)10585億元,平均值為423.4億元,保利、萬科、華潤、招商、中海五家的資金規模占比達到54%。

房企求生:融資成本下降的背后

具體來看,貨幣資金超千億的有兩家房企,其中保利為1754.42億元,萬科1344.25億元;500億~1000億元之間的有7家,該梯隊最高的為華潤,為955.45億元,招商和中海皆超850億元;處在100億~500億元之間的房企有8家,如華僑城、金茂、越秀、美的;100億元以下的也有8家,其中寶龍、中駿超90億元,朗詩和建業則低于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梯隊成員的在手資金均無法覆蓋短債。

以朗詩為例,該公司截至2022年末的貨幣資金為12.52億元,對應一年內到期債務14.94億元,現金短債比為0.84;建業擁有貨幣資金18.9億元,短期債務規模128.85億元,現金短債比0.15;正榮則是32.7億元的貨幣資金對應555.68億元的短債,現金短債比0.06。

現金短債比小于1意味著房企資金存在缺口,存在無法按期足額償還債務的風險。包括上述3家房企在內,25家樣本房企中合計有11家現金短債比不達標,占比44%,這之中有出險房企正榮、寶龍、建業,也有竭力償債、尚未公開違約的遠洋、中駿、雅居樂。

今年4月23日,遠洋完成了“20遠洋控股PPN001”債券的本息兌付,合計20.67億元;當月14日,中駿宣布已匯出款項用于19日到期的5億美元優先票據的剩余本息兌付,至此該筆票據悉數兌付完畢,年內到期美元債正式“清零”。

剩余14家的資金水平安全系數更高,現金短債比在1~3倍之間的有12家,分別為綠城、大悅城、越秀、中海、保利、招商、華發、萬科、華僑城、美的、華潤、金茂;超過3倍的則有2家,其中建發國際為5.85倍、龍湖為3.49倍。

這部分房企也獲得了更多的融資和銀行授信支持,融資渠道相對通暢。例如民營房企“優等生”龍湖,其于去年11月末完成了行業首單“儲架式”債券“22龍湖拓展MTN002”的發行,最終發行規模20億元,票面利率3%,全場投標倍數為1.62倍,六大國有商業銀行共同擔任主承銷商。

而即便是嘗到融資“紅利”,在銷售數據尚未完全走出底部前,這些企業依舊無法掉以輕心。業績會上,高管們的態度為此提供了佐證,他們不再暢談規模擴張,大家考慮更多的是安全穩健,投資布局也更為謹慎,要向高能級、有流量、賣得動的區域聚焦。

其它沒有被納入發債“白名單”的房企恐怕會更為憂心。

數據顯示,房企在今年前三季度仍將迎來一波大規模的償債潮,到期債券總規模同比增長5.3%至5573億元,其中境內債券到期2810億元,境外債券到期2765億元;5573億元的到期債券中,有4081億元屬于民營房企,占比達到了73%。

中南建設的總經理陳昱含在業績會上直言,雖然有政策利好,但民營企業的信用修復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相較于國企央企,融資條件仍然苛刻。

克而瑞認為,這波償債潮中仍有可能曝出違約事件,政策對于債務展期的支持可能會緩解部分房企一定的到期壓力,但展期的各項成本支出仍將削減企業現金流,銷售、經營核心層面能夠改善之日,才是企業真正脫困之時。

億翰智庫也表示,眼下行業雖有了利好跡象,但挑戰遠未結束,已經暴露出來的風險很難得到立竿見影地化解,目前仍有大批企業嘗試著復牌,時間線仍然尚未清晰。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晚上一个人睡不着偷偷看b站苹果视频